中国八大名酒国际化,目前还没有确切的解决方案,外企也没有成功案例。
2011年,四川名酒水井坊被世界洋酒巨头帝亚吉欧收购,帝亚吉欧是世界最大酒企之一。收购后,帝亚吉欧对于水井坊国际化给予很大支持,当时的水井坊掌门人柯明思提出,将在5年内,将四川名酒水井坊国际市场销售占比升至40%。帝亚吉欧将水井坊产品送往苏格兰TEC(欧洲技术中心)检测,希望在标准上与国际接轨。2011年四川名酒水井坊出口激增51.78%,达6841.9万元,2012年该数字增至7350.9万元,增速下滑至7.44%;2013年出口数据就下滑了51.38%至3573.8万元。
直到范祥福接任水井坊总经理,国际化已不再是四川名酒水井坊的核心任务。范祥福告诉业内人士,目前中国国内市场中高端白酒品牌增长更为迅速,应该把优势资源投入中国市场。
水井坊的国际业务部分更多是利用帝亚吉欧在机场、免税店等网络布局实现销售,2017年四川名酒水井坊出口3064.49万元,占总收入1.5%。
中国八大名酒泸州老窖股份公司董事长刘淼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现在是中国白酒品牌走向世界的好时机,但在时间和目标上,不应对白酒品牌国际化有过高期望值。目前欧美消费者对中国的白酒文化还不甚了解,白酒国际化不会是一个吹糠见米、立竿见影的过程。
刘淼表示,中国白酒品牌国际化是个系统工程,需各企业集体耕耘,白酒走出去是不是还需要原汁原味,这些都还要讨论。既然白酒企业都意识到要走国际化之路,更应抱团出海。比如借鉴洋酒进入中国市场的经验,先打出一个统一的中国白酒概念,等外国消费者逐步对中国白酒品牌有所认知后,再对香型和品牌进行细分。
黄庭坚酒有关负责人表示,黄庭坚酒走出去才刚迈出第一步。不过中国八大名酒企业之前多年闯关失败的经验为黄庭坚酒国际化提供了不少可供借鉴的经验。但诸多名酒企业均未能获得成功,自然有其内在的原因。因此,中国白酒品牌国际化,需要有足够的耐心。播下希望的种子,总会有收获,只是时间会有些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