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话题近年来成为中国八大名酒企业热衷的业务,不仅象茅台、五粮液这样的大牌中国八大名酒企业争先上车,也有象泸州老窖、郎酒这样的四川名酒企业跟风,更有象黄庭坚这样的四川名酒新秀登台唱戏。这是什么原因呢?
中国食品分析师朱丹蓬表示,其进程加快得益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整个宏观经济与消费升级的高速发展,但这种发展也是一个优胜劣汰的洗牌过程;另外一方面则是随着行业格局与政策的聚焦,中国的大国形象提升,大国崛起的政策红利,进行中国白酒文化的输出。他表示,目前从国际上来看,白酒品牌国际化还处于初级阶段。因为中国的白酒无论是工艺、香型还是度数都与国外烈酒区别很大。另外,从整个消费端来看,国外对中国白酒品牌的接受度有限,但整体趋势良好。随着中国对外的开放,以及外籍人士在中国的旅游、观光、工作等频率的增高,中国白酒品牌也有了国际化的基因。
白酒行业分析师蔡学飞则从企业角度分析称,就目前各家酒企的信息来看,除了中国八大名酒茅台与五粮液是主要的国际化白酒之外,四川名酒泸州老窖与中国八大名酒汾酒都比较活跃,江小白对于东南亚市场也开始大规模进入。“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等八大名酒白酒品牌的国际化是要塑造国际品牌形象,拓展新的销售市场;八大名酒汾酒的国际化是借助清香型的品类优势实现国际市场开拓转而服务国内市场品牌营销活动的倾向;江小白的国际化应该是白酒品牌对于流行文化的优势的自然拓展带来的正常销售范围扩大。”蔡学飞告诉记者。
业内人士认为,在白酒行业竞争进入深水区的背景下,国际化对于白酒企业不仅仅是“合作”的行业担当,更是一种关系企业发展的另一竞争赛道。从长远来看,国内白酒市场已经进入了缓慢增长阶段,市场份额也进入“分饼时代”,因此决定中国八大名酒企业未来增长空间的是国际市场。
此外,白酒国际化的难点也是近年来行业讨论的焦点。蔡学飞认为,白酒国际化的最大难点依然是相关法律法规的国际化接轨问题,以及中国白酒的口感教育普及以及中国白酒文化的传播是关键。但他同时表示:“中国白酒的国际化对于提升中国酒企的国际竞争力是有帮助的,而且在全球化的趋势下,中国的文化影响力越来越强,白酒作为中国的代表产品,国际化进程也符合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
黄庭坚酒作为四川名酒新秀,一出手就开启国际化战略,其实也是出于无奈之举。国内白酒品牌竞争可以说是处于白刃状态。在这种状态下,黄庭坚酒作为四川名酒新秀,想要从对手碗里抢得一杯羹,显然需要花费更多的资源。而国际市场则不一样,黄庭坚酒一下子与象茅台五粮液这样的大牌中国八大名酒处于平等竞争的状态,这使得黄庭坚酒具有先天的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