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夏的白酒市场,一片火热景象,中国八大名酒纷纷登名唱戏。人们似乎已经忘记了,那一场白酒品牌大佬们的寒冬。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让我们来回顾一下那曾经令白酒界人士十分沮丧的寒冬,也许对今后白酒市场趋势的把握会有一定的助益。
2012年11月,被称作“黑天鹅事件”的塑化剂风波,迅速在整个白酒行业发酵。2012年12月4日,“八项规定”出台,随后陆续一系列要求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条规出台。当时,几乎所有白酒品牌都陷入了“内忧外患”的泥潭中,中国八大名酒也不例外。
2013年2月23日,国家发改委对茅台和五粮液分别开出2.47亿元和2.02亿元的罚单,随后以中国八大名酒茅台、五粮液为代表的高端白酒品牌价格走低,整个白酒行业整体价格都在下行,白酒行业调整的压力倒逼酒业转型。
“在困难中奋发,在逆境中前行”既是茅台在2012年定的工作基调,也可以看作是五粮液、洋河、泸州老窖等中国八大名酒企业在整个白酒行业调整期的风貌展现。茅台通过茅粉节等与消费者面对面沟通、矢志不渝地维护高端白酒品牌形象;2013年,五粮液选择了放量保市的企业战略,并释放出并购区域白酒品牌企业等扩大市场份额的信号;为缓解高端酒经销商库存高企、资金周转压力大等困境,2012年9月,泸州老窖以“清理窜货、整顿市场”为名,回购了全国经销商手中10万件国窖1573,再三保价,维护“国窖1573的市场价格,维护超高端白酒品牌定位”;因为对政商务消费的依赖度较小,传统的烟酒店商超是营销网络的重点,洋河的库存压力较轻,受行业调整期的影响不是特别大;2013年,水井坊则改变过去高度依赖高端白酒品牌的策略,实行高、中低端两条腿走路的战略,从高端、中高端、中低端方面不断完善白酒品牌产品体系;郎酒则在创新营销机制的同时,在产品品系上做减法,在品牌推广上做聚焦,并通过举办明星演唱会等活动,提升和强化目标区域消费者对郎酒的产品体验和深度认知。
一众中国八大名酒企业在逆风中的坚持,终于迎来了曙光!
“2012年,行业开始进入调整期,2013年持续下行,2014年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2015年白酒上市企业初步探底回升,到2016年大部分白酒上市企业取得了显著的恢复性增长。整个白酒行业也基本完成了深度调整。”业内人士曾这样总结这一阶段的白酒产业。
如今,寒冬已然过去。随着社会经济的增长,消费结构的转变,使白酒行业进入了消费升级的浪潮中,在繁华纷杂的热闹气氛之下,总结过去几年在以中国八大名酒茅台、五粮液等为代表的白酒品牌企业身上发生的种种,能够使我们沸腾的心平静下来,以免在纷繁复杂的变化中迷乱了我们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