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中国白酒新时代,八大名酒品牌各显神通,四川产区如何发展(十一)》。
低利润率的川酒还如何破局?
今年2月由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指导,以五粮液、泸州老窖、剑南春、郎酒、舍得、水井坊等川酒“六朵金花”为创始成员单位的四川名优白酒联盟在成都正式成立,四川名优白酒将由此进入抱团发展的新阶段阶段。
可见“六朵金花”本已在逐渐形成较为合理、高效的川酒行业竞争格局,不过树欲静而风不止,为引导产业良性发展,四川省政府在2017年先后制定出台《关于推进白酒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和《四川省白酒产业“十三五”发展指南》,计划到2022年,川酒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要力争达到3800亿元,规划对于四川白酒行业的期望颇大。
以此为契机,川酒集团2017年正式挂牌,并力争在5年时间做到300亿的规模。而已上市多年的舍得、水井坊2018年都未超过30亿规模,加上四川的十朵小金花(丰谷酒业、文君酒厂、泸州三溪、古川酒业、远鸿小角楼、叙府酒业、江口醇酒业、仙潭酒业、金雁酒业、玉蝉酒业)也在跃跃欲试。在可见的未来,川酒的的竞争格局或将更加激烈。
可见,要破解这一局面,实属难事。然而并非无解。
当前白酒行业的这一轮周期,其典型特征就是结构升级。也就是说,在普通白酒严重过剩的同时,优质白酒却缺乏。因此,川酒要想走出这一困局,必须要在提质上下功夫。
可喜的是,已经有先知先觉者走到了前面。五粮液在今年推出第八代五粮液,其产品进行了提质升级。位于泸州的坛子山酒业,也在实施品牌战略的基础上,推出了黄庭坚、凤龙春等高品质浓香型白酒品牌。随着越来越多的四川白酒品牌会加入到产品提质中来,川酒大而不强的局面或会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