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消费新中国,八大名酒激荡七十载,四川白酒品牌冉冉升起(七)》。
白酒行业黄金八年的第二阶段,是次高端白酒崛起。
2008年启动的4万亿元投资,给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市场再次注入强心剂,开启了中档酒行情。以古井年份原浆、汾酒青花汾、洋河海之蓝、金种子为代表的酒企则在地方上大力扩张。
首先在渠道上进行扁平化,是彼时中档酒普遍的做法。如洋河在各地设立办事处与经销商合作开发终端市场,公司渠道呈扁平化,徽派酒企口子窖、古井进行细致渠道建设。
在招商证券看来,地方中档酒借助当地的政商优势,进行渠道深度分销和终端拦截,在地方政务消费多集中在100元-300元效果非常显著,拦截下大量政商消费,后逐步从意见领袖传递到大众消费。
核心产品放量、净利润快速提高,是中档酒上述措施的反应。如2010年,古井年份原浆8年以上销量提升120%。
地产酒洋河股份、古井贡酒、金种子酒业绩也随之大涨。2009年至2010年,三家公司净利润同比增幅均超65%,古井贡酒净利润增幅超100%。
2010年下半年,在茅台酒从温和上涨开始飙涨的背景下,白酒对资本的吸引力大幅提升,资本纷纷进场,寻找最后的金矿,次高端酒因此获得超额收益。
品牌较强但规模尚小的酒鬼酒、舍得酒成为受益者,费用推动向渠道拉动的转变,及价格不断随茅台升级,出现业绩、股价双暴涨的局面。
各大酒企也纷纷推出次高端品牌,五粮液推出六和液,洋河天之蓝开始发力,老白干推十八酒坊,一时酒业繁荣,罕有人在意行业风险正在悄然积累。
未完待续《消费新中国,八大名酒激荡七十载,四川白酒品牌冉冉升起(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