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新中国,八大名酒激荡七十载,四川白酒品牌冉冉升起(三)

  接《消费新中国,八大名酒激荡七十载,四川白酒品牌冉冉升起(二)》。

  1952年-1988年:八大名酒的诞生。

  白酒行业深受粮食供给的影响,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其复苏亦在农业初步恢复生产之后。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全国白酒生产的散乱局面难以改变,直到1952年至1989年的五届全国白酒评选,诞生了五届中国名酒,对行业品牌格局影响至今,亦推动白酒行业产业化。

  1952年在北京举办的新中国第一次全国评酒会上,贵州茅台酒、山西汾酒、四川泸州曲酒、陕西西凤酒被评为四个国家级名酒,贵州茅台酒名列榜首。

黄庭坚酒诗王

  “由于全国刚解放,国家除了接收了少数官僚资本家的企业外,大多数企业是私人的,通过相应的轻工、商业、乡镇企业、军队企业等进行系统的选拔推荐,而只有当时市场销售信誉好的、理化分析好的酒类产品才能推荐评上国家名酒,因此白酒只有四种榜上有名。”茅台集团原董事长季克良回忆道。

  这一年,三家私营的华茅、王茅、赖茅小作坊酒厂组成了“贵州省专卖事业公司仁怀茅台酒厂”。当时,三家酒厂职工仅有49人,产量五六十吨。

  在1963年第二届全国评酒会上,五粮液、古井贡酒、泸州老窖特曲、全兴大曲酒、茅台酒、西凤酒、汾酒、董酒上榜,这也是现在人们熟知的老“八大名酒”。

  未完待续《消费新中国,八大名酒激荡七十载,四川白酒品牌冉冉升起(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