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新中国八大名酒寻访:四川白酒品牌泸州老窖能否跳出怪圈(六)》。
剑指前三,泸州老窖频频提价埋下隐患。
今年以来,泸州老窖频频提价。据不完全统计,国窖1573今年以来相关的控货提价动作已多达8次。泸州老窖曾向外界表示,国窖1573坚持实施价格跟随策略,在保证渠道充足利润的前提下,会考虑择机提升终端零售价。38度、43度、46度、52度国窖1573均有控货提价的动作,其中52度国窖1573的出厂价从740上升至780元/瓶(国盛证券数据),终端配送价涨至860元,建议零售价为1099元。
与泸州老窖频繁控货提价形成反差的是,国窖1573的终端实际零售价并没有想象中的坚挺,据不少媒体走访调研报道称,目前国窖1573的真实终端价在919元左右,而京东、天猫等电商平台给出的零售价也是919元,与公司定下的1099元之间存在180元的差距。一方面下游919元的价格卡脖子,上游出厂价提升至780元,渠道中间的毛利仅为139元,考虑到终端供货价为860元,则分在一批和终端的毛利分别为约80元、59元左右。
139元的渠道毛利其实并不算很赚钱,与白酒行业其他品牌相比,茅台酒超过1400元、五粮液的430元存在相当的差距,国窖1573的市场需求和渠道利润空间并不支持频繁控货提价。
很显然国窖1573提价有些力不从心。
未完待续《新中国八大名酒寻访:四川白酒品牌泸州老窖能否跳出怪圈(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