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四川白酒品牌五粮液奋起直追,中国八大名酒茅台冲高回落(五)》。
把价格放开,由企业按市场供求自行定价,各企业的决策就显得格外重要。
当时的白酒行业老大还是汾酒。在1994年之前,汾酒以产能规模取胜,销售收入和经济效益连续六年位列行业第一。不过,在名酒价格放开后,“汾老大”选择做“老百姓喝得起的名酒”,将价格上调之后又主动降了下来,也将“白酒一哥”的位子拱手让给了五粮液。
到1994年,在老厂长王国春的带领下,五粮液已经提价三次,成功晋升为“白酒一哥”。次年,在第50届国际统计大会上,五粮液被授予“中国酒业大王”的桂冠,正式开启了称霸之路。
1998年,五粮液第四次提价后,成为了当时价格最高的高端名酒。次年4月,一位戴着黑色大方框眼镜的老人来到五粮液酒厂,意味深长地说了句:“要好好保护五粮液这块牌子。”这年,五粮液被摆上了新中国成立50周年庆典的宴会桌。
王国春虽然为五粮液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开局。当时,风光无限的五粮液在五粮醇买断经营的基础上,推出一大堆OEM(代工)产品。
于是,五粮液阵营里相继出现了数不清的子孙品牌,五粮春、金六福、川酒王、送福液、铁哥们、熊猫酒、龙虎酒……都打着五粮液的旗号大肆宣扬,有媒体用“泛滥”来形容。
未完待续《四川白酒品牌五粮液奋起直追,中国八大名酒茅台冲高回落(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