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中国八大名酒洋河业绩不如四川白酒品牌,欲渡黄河冰塞川(五)》继续分析洋河股票爆雷事件。
业内人士认为,洋河业绩下滑的原因,在于提价空间缩窄结构升级路阻且长。
众所周知,白酒业营收增长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结构升级、二是产品提价。
洋河过去数年来,销售量一直停滞不前,2018年销量21.4万吨,远大于茅台的6.2万吨和四川白酒品牌五粮液的19.2万吨销量,但是其2011年销量就已经达到21.6万吨,和2018年相比甚至还略有减少。
依靠着提价,洋河的营收还算令投资人满意。但随着价格上涨边际越来越小,市场的担忧就扑面而来。
实际上,中国八大名酒洋河也在努力改变单纯靠提价拉动营收的现状,其持续不断地发力高端白酒市场,靠结构升级来带动品牌升级,从而获取更多的净利润。
但是洋河的“海天梦”贡献乏力,让洋河结构升级的红利迟迟难以释放。
Wind数据显示,2018年,19家白酒企业中,洋河股份营业收入的增速为21.29%,位居第十二位,而净利润增速为22.61%,位居第十六位。
特别是2018年第四季度,其营业收入31.94亿,同比增长5%,净利润10.76亿,同比增长3%,业绩表现让市场大跌眼镜。
2019年第一季度,比起四川白酒品牌五粮液、贵州茅台、泸州老窖等动辄30%以上的营收与净利增速,洋河股份的营收增速和净利增速依然没有好转,进一步下滑至14.18%与15.70%,位次也下跌至第十三位以及第十七位。
值得一提的是,一季度往往是中国八大名酒洋河的业绩旺季,利润占全年比重较高,比如2018年,一季报净利润34.75亿,2018年全年净利润81.15亿,2018年一季报净利润占比全年的比例为42.82%。
因此一季度的萎靡,也令市场感到震颤。
未完待续《中国八大名酒洋河业绩不如四川白酒品牌,欲渡黄河冰塞川(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