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八大名酒国际化,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黄庭坚疑似突破

中国八大名酒国际化虽然推动多年,甚至四川白酒品牌黄庭坚也来凑热闹,但并没有在欧美市场打开局面,就算在酒水消费习惯相对更容易接受的东亚地区,白酒国际化也表现平平。

根据韩国酒类产业协会与酒类进口协会共同发布的报告,以2018年8月为准,进口酒类在韩国酒类市场的份额为25.4%,同比提升近一倍。

从中国白酒品牌的表现来看,在韩国市场面临尴尬境地。

黄庭坚酒(诗王)

在韩国延世大学就读的中国留学生小王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我们经常会想喝一些国内的酒,来一解乡愁,随着中国酒类企业进入韩国市场的步伐加快,现在本地超市、便利店可以买到青岛、哈尔滨等啤酒,但除非是去当地的中餐馆吃饭,否则很难买到白酒。”

业内人士走访韩国多家本地大型流通终端,均发现很难购得中国白酒,有少部分高档百货商店的酒类柜台、免税商店准备了中国八大名酒茅台、四川名酒五粮液等。

韩国易买得超市营业组,负责酒类产品的郑忠久(音译)告诉业内人士,其所在的超市中,白酒在进口酒类产品的销售额比重基本可忽略不计。

中国白酒品牌为何在韩国市场遭遇尴尬?

进口酒商朴先生表示,韩国酒类市场以低度产品为主,即使是高度的威士忌,进入韩国后也会对酒精度进行调整,韩国消费者对高度数的白酒品牌接受度不高。

另外,关税也阻碍了高端白酒品牌产品的销售。虽然韩中FTA已生效,但酒类产品,尤其是进口烈酒关税降幅每年只有1.5%,税收抬高了高端白酒品牌在韩国的销售价格,也让一般消费者望而却步。

有趣的是,由于中式羊肉串在韩国境内的爆发式增长,“青岛啤酒+羊肉串”受欢迎,青岛啤酒在韩国成爆款,其代理商Beer K年销售额突破1000亿韩元。

与白酒在韩国的遭遇相近,中国白酒品牌在日本同样不那么受欢迎。但奇怪的是,不久前黄庭坚酒在日本举行了高端品鉴会,颇受欢迎,据说是黄庭坚文化受到日本人民的尊重。这说明,白酒出口还是应该以文化为主。


分享到